• <menu id="qqwyy"></menu>
    <menu id="qqwyy"><strong id="qqwyy"></strong></menu>
  • 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以標準化促進政務服務規范化精細化便利化

    來源:區行政審批服務局 發布時間:2022-08-12 10:54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張靜)近年來,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以國家級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建設為契機,緊盯“服務事項最全、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切身體驗最強”總體目標要求,緊扣蓄勢推進民生實事項目和標準化增質工程兩大中心工作,積極開展政務服務標準化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強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協同管理和服務,進一步推進政務服務運行標準化、服務保障精細化、服務供給規范化、企業和群眾辦事便利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推進高效能治理提供有力支撐。

    激活政務服務改革創新“源動力”,以“標準化+”推進政務服務高效規范化。

    一是扎實推進事項集中辦理。按照“應劃盡劃、應進必進”的改革要求,科學搭建以通用基礎標準分體系、服務提供標準分體系、管理標準分體系和崗位工作標準分體系為主要內容的政務服務標準體系,分兩批將15個部門165項行政許可事項劃轉至區行政審批服務局辦理,實現了“一枚印章管審批”的改革目標。同時,根據“三集中三到位”的要求,全區317項政務服務事項進駐區政務服務中心集中辦理,并配套制定了相應的服務提供標準,標準覆蓋率達到90%以上,實施率達到95%以上,加速實現了企業和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的預期目標。

    二是梳理“四辦清單”。為提升服務的透明度,提升政務服務質量,推出政務服務事項規范化標準化“四辦清單”,在區政務服務中心進行公開。將劃轉的165項行政許可事項通過制定標準的形式“顆?;睘?05項,其中“一次辦”305項、“網上辦”305項、“馬上辦”136項、“就近辦”68項,企業和群眾辦事時限得到大幅壓縮、效率得到持續提升。

    三是不斷優化企業開辦“一站式”服務。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整合審批資源,集成企業登記、公章刻制、稅務登記等21項涉企事項入駐政務服務中心,設置企業開辦綜合窗口、全程網辦綜合窗口和全省通辦異地收件窗口,提供幫辦代辦標準化服務,企業全程開辦時限壓縮至1個工作日。

    四是精心繪制自然人、法人生命周期樹。從自然人出生、學齡和法人設立、經營、注銷等生命周期,梳理并編印了涉及10個部門73項服務事項的自然人生命樹事項匯編和21個部門303項行政許可事項的法人生命樹事項匯編,有效提升“一網一門一次”改革成效。

    筑牢政務服務改革創新“壓艙石”,以“標準化+”推進政務服務管理精細化。

    一是深入推進“三減”改革。在審批過程中,充分運用標準化理念與方法,精準推進流程再造,在具體服務提供標準中明確規定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方面的內容,實現平均每個事項減少材料30%以上、縮短環節45%以上、壓減審批時間58%,企業和群眾辦事更加便捷、成本持續降低。同時,依托陜西政務服務網,全面推進行政許可事項從現場辦理向線上線下并行互補、有機融合轉變。

    二是深化重點項目靠前服務機制。建立完善服務企業工作機制,開通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制定“一企一策”幫助企業解難題。設置首席審批綜合窗口,首席審批人員輪流坐班窗口嚴格對標開展業務受理、審核、審批等工作。建立政務服務工作“觀察員”制度。聘請了5名企業代表、政協委員、社區工作人員和社會代表為“觀察員”,重點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任務落實、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進度、工作人員作風持續改進等方面進行監督和提出意見,不斷優化審批服務措施,提升審批服務效能。

    三是優化“辦不成事”綜合服務窗口。對服務對象在大廳不能受理和辦理的事項進行受理登記、意見征詢、幫辦代辦、協調轉辦,不斷完善“辦不成事”綜合服務機制。專門起草制定《辦不成事綜合服務管理規范》,探索建立“辦不成事”綜合服務幫辦代辦紅黑榜,已為群眾提供幫辦代辦、協調轉辦等服務事項350余件,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事做了努力,群眾辦事滿意度得到全面提高。

    四是做全“好差評”服務。按照國務院統一要求,搭建了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發布實施了《政務服務好差評管理規范》,建成了集預約叫號、辦事指南、樣表打印、“一件事”套餐等服務功能為一體的自助辦理服務平臺,辦事群眾只需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下單”所需的服務,實時公開評價結果、排隊叫號和辦件信息,提升了企業和群眾辦事的快捷度。

    鍛造政務服務改革創新“強磁場”,以“標準化+”推進政務服務快捷便利化。

    一是創新“24小時不打烊”服務。大力推廣普及自助納稅、自助繳費、自主申辦、自主查詢等服務,開創了“24小時不打烊”自助服務模式,將進駐區政務服務中心的所有政務服務事項通過“一事一碼”對外公布,采取“群眾自助申請、專人負責辦理、結果免費郵寄”的方式,實現了政務服務“24小時不打烊”。

    二是探索“跨區域通辦”服務。以企業和群眾異地辦事需求為導向,打破事項辦理屬地管理限制,分別與王益區、西安市鄠邑區、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簽訂“跨區域通辦”政務服務戰略合作協議,努力探索相互間服務事項、服務流程和服務質量評價等方面標準分析比對和互認互通機制,目前,已實現26項高頻事項“跨區通辦”、62項“跨市通辦”、19項“跨省通辦”。

    三是創新“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服務。發揮行政許可事項集中辦理的優勢,從為企業和群眾辦理“一個事項”為中心向辦理“一件事”為中心轉變,整合并聯審批服務事項,實施《一件事一次辦服務規范》,推出160個“一件事”套餐服務,實現了企業與群眾辦事從找部門到找政府的轉變,提升了審批效率,降低了企業和群眾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是探索“一業一證”改革。制發了“一業一證”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將一個行業多個審批事項整合到一張載明相關行政信息的行業綜合許可證上,在飯店、小餐飲、醫療衛生機構等辦理頻率高、發生量大的15個行業實現了“拿證即開業”。


    網絡編輯:劉斌
    信息審核:陳新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分享:
    顶破水晶肉色丝袜进入
  • <menu id="qqwyy"></menu>
    <menu id="qqwyy"><strong id="qqwyy"></strong></menu>